首页
研究会简介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浙江法学盘点
教育研究与创新
人才培养
国际交流
浙籍法学家
卢春龙: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与路径:基于中国政法大学的思考
( 发布日期:2020/7/8 阅读:606次 关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大报告从国家层面对高等教育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高等教育的众多社会属性中,人才培养是首要属性、本质属性,可以说,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流的人才。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人才培养既包括本科教育,也包括研究生教育,而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一所大学要想把人才培养做好,首先就是要做好本科教育。陈宝生部长在201612月就明确提出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就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特征,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没有一流的本科教育,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也就无从谈起一流的大学建设。作为大学之本,稳固而优质的本科教育不仅是大学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学校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的重要载体。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大学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学科是忘记了根本的一流。


一、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需要坚持三条基本原则


如何建设好一流的本科教育,高等学校需要坚持这样三条基本原则:


首先,坚持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只有坚持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才能真正确立起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必须坚持本科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以此带动学校其他工作,形成其他工作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基本架构,形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立体格局。


第二,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政治教育、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切实形成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和组织育人的十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真正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我们要着力打造德法兼修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引领责任。教师应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课堂教学中一课双责,既做好知识体系的教学,更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让学生阳光、健康成长。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引导学生向上向善的主阵地。


第三,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关键点就是在于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一流的本科教育体系要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应要求教师坚持教书和与育人相统一、言传和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与学术规范相统一。我们要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学术水平、教学质量、育人能效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打造有党的教育方略的担当力、学校改革创新事业的胜任力、国际发展的竞争力的整体师资力量。


二、一流本科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一主题,而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关注较少。如前所述,尽管近年来国内官方和学界不断强调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一流本科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评价指标和体系等问题的研究还有所欠缺,缺少相对明确和统一的界定。在这一部分,笔者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进行简单归纳。此外,笔者也把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和世界大学排名评价标准中与本科教育相关的特征整理出来,为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提供借鉴和补充。


(一)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和内涵

1998年以来,伴随着中央和部分地方高校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关战略和改革措施,国内学术界开始涌现诸多关于一流大学的论述和研究,也设计了不少衡量一流大学的指标体系,但对于如何理解一流大学,国内外至今尚未有公认的定义和科学指标。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认为,衡量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指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这些大学拥有从事重要和高水平研究的国际著名教授;其次,这些大学能够产生影响人类文明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第三,这些大学的毕业生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时任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专家萨米尔认为,一流大学一般具备三个基本因素。首先是包括学生、教师和研究者在内的一流人才的聚集;其次,拥有充足的经费,除了来自公共拨款,还包括科研经费和来自私人和社会团体的大量捐赠;最后是实施良好的治理,包括有效的学术支持系统、清晰和科学的长远发展目标、称职的院校领导层和大学自治等。


世界大学排名通过建立可测量的指标体系,对全球种类繁多、发展各异的大学进行统一评价,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我们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和特征提供了新的角度。目前,具有较强公信力的世界大学排名分别由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和英国刊物《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制定,笔者将以这两种排名的评价标准作为框架,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与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世界大学排名QS认为指标应该尽可能简单,这样才能对全世界的大学都适用,因此其排名仅包括学术声誉、雇主评价、教师/学生比例、师均引用率、国际学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等6个指标。THE则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相较于一直保持不变的QS排名体系,THE还对指标和权重进行过微调,最新的指标体系包括教育教学环境、科学研究能力、引文影响力、产业收入和国际化5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13个二级指标。


两种排名都主要从教学和科研两大方面对大学进行考量,但指标、权重差别较大。在衡量教学水平时,QS排名师生比这一指标权重高达20%THE排名则对师生比仅赋予了4.5%的权重。QS认为师生比虽然简单,但却是衡量教学质量误差最小的指标;而THE则认为师生比只能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简单指标,数量不能完全反映质量,因此还从教学声誉、师均机构收入、博士/学士学位比等多个角度进行衡量。在评判科研水平时,QS排名除学术声誉(不区分教学和科研)外,主要倚重师均引用率指标,其权重高达20%THE排名则强调指标的多元化,包括研究声誉、科研经费、论文数量、引文影响力等多个角度。两种排名都关注大学的国际化水平,QS排名使用国际学生比例和国际教师比例两项指标,权重各为5%THE排名在国际教师、学生比例之外,还引入国际合作论文比例,三项指标权重各为2.5%。此外,THE排名还包含产业收入,计算一个机构人均从产业界获得了多少研究收入,以此来衡量知识转化的程度。


(二)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

黄福涛把影响和决定一流本科教育的因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外部影响,主要包括社会、政府、学科专业委员会、市场、校友会、捐助人等;第二,组织影响,主要包括学位课程之间的关联、学位课程资源、课程管理或治理等;第三,内部影响,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学科、学科课程使命或目标。这种分类方法对本科教育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十分全面的,不仅涵盖了高等教育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还考虑到了社会环境对教育系统产生的结构性影响。下面的图1摘自于黄福涛的论文,它展示了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换而言之,这张图也是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路线图,因为只要解决好这些影响因素,本科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升。


按照黄福涛的这张图对比目前的研究文献后,笔者注意到,研究者们更多地关注了组织影响和内部影响对本科教育产生的作用,而对外部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也就是说,以往的研究文献,更多的是重视高等学校内部的因素,强调高等学校如何优化治理结构、重视内涵建设,强调内部治理中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内容。比如,黄维通过研究分析国外八所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和教学制度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体系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明晰本科教育定位,让学生全面发展,诗意栖居;二是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让教师从容治学,优雅从教;三是优化通识课程内容,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通识课程;四是完善通识课程管理,推行行政协调,学院承担管理模式。王强等人分析研究了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实践,总结出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六个基本特征:即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高质量的生源、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性的教学模式、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和严格的淘汰制度。


对于一流本科建设中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以往的研究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教育部前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认为,创建一流本科教育应当抓住教师这个关键要素,应当紧扣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个目标任务而展开。他认为,评定高等学校是否办出一流本科教育,有五个最核心的观察指标:一是学校是否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二是学校是否有制度保障一流的师资配备到本科教育;三是学校是否把一流学科优势和一流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四是学校的一流科研成果是否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五是学校是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创新创业人才。陈德良认为,高等学校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首先要解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让科研为本科教学服务,让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让教师为了教学而进行科学研究;其次要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把学生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将知识传授成为富有挑战性的专业活动,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要解决课堂教与学的积极性问题,使教师回归教学研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兴趣催生学习动力,使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总而言之,建设一流本科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把高素质人才培养确立为办学根本目标,突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增强教、学、管三方面的积极性与动力。


基于上述研究文献,笔者绘制了下面这张表格,列举了一流本科教育的十个关键特征。诚然,这些关键特征并没有囊括本科教育教学的所有领域,但是,高等学校如果能够在这些领域做好,就基本达到一流本科教育的要求了。


三、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具体举措


基于对一流大学与一流本科教育的讨论,以及表3中所列出的一流本科教育的十个关键特征,笔者从中国政法大学的角度勾勒出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具体举措,抛砖引玉,供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一)符合学校情况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

高等学校要以服务国家重大急需为己任,恪守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制定符合学校情况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重大战略需求。


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凝成为: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学校大力推行健全人格教育,以健全人格教育为统领,通过培养品德、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启迪智慧、健全身心五位一体的健全人格教育观,着力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人文情怀、科学理性、创新潜质、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二)坚持德法兼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本科教育中,价值引导是第一位的,是育人的根本。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德法兼修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


学校专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质量标准》。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安排校级领导干部直接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进行相关教学互动;建设和培育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金牌课程体系。通过微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方式,着力打造一批深受青年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工作室,鼓励教学创新,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结合教育部万个示范课堂建设工作,着力打造权威示范课堂特色示范课堂名师示范课堂,确保教育教学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学校形成与 第一课堂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堂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以及构建微引领微学习微服务微学工体系,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模式


(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本科教育的中心,它主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紧紧围绕本科人才培养核心任务进行资源整合与要素重组,应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因才施教,服务学生的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需要对人才培养流程中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形成与学校校情相符合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2007年,学校开始实施跨专业、跨学位、跨学校、跨国家四跨人才培养模式,如今优化成为跨学科专业、跨理论实践、跨学院学校、跨国家地区的新四跨人才培养模式。四跨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本科教学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在四跨模式中,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选择在五年内自由修读两个专业,获得记载两个专业学习经历的毕业证书和两个学位证书,且毕业证上两个专业顺序由学生选择。四跨模式有力支撑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四型人才培养目标,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法学专业为了给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实行一个专业、多个培养方案,积极推动法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建设。其中,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侧重于六年制两阶段贯通式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侧重于涉外法律职业人才培养;西班牙语特色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侧重于面向西班牙语国家的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学术精英人才培养实验班侧重于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


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法学相关专业的特色化发展,为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多学科的有力支撑。学校将侦查学专业改造为侧重网络犯罪方向的侦查学专业;在翻译专业设立法律翻译方向,将英语专业改造为法律英语方向;2016年,结合法治信息管理人才的社会需要,学校和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共建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专业。


(四)完善综合素质与特长并重的招生制度

一流的生源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生源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本科教育质量。因此,高等学校需要深入改革招生制度,在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注重统筹布局,坚持素质导向,提高人才选拔水平,完善综合素质与特长并重的招生制度,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导向,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构建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改革紧密衔接的招生新模式,不断提高生源整体质量。同时,招生制度改革要兼顾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关注农村学生、贫困学生,体现高校的社会责任担当。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考核聘任制度

学校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成规模的师资引进,将学校的师生比提升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切实保障一流本科教育师生比的基础配置。


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分类评价制度,积极强化结构性考核机制,进一步理顺教学、科研因素权重,确保优质师资投入本科教学一线。抓好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低年级本科学生授课,使其承担一定的本科教学任务。要调动教学积极性,必须加强教师教学考核,以教学考核主导年度考核,将高质量的教学工作作为年度考核是否合格的刚性标准,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度,教学考核不通过,其他考核再优秀都不行。除了对教学工作量的定量要求外,还应参考学生意见、督导意见、教学研究、教学奖励、指导学生等方面的情况,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岗位聘任等结合起来,以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表现决定教师的个人发展。进一步强化教学事故意识,加强师德建设,严肃教学纪律,建立规矩意识。


加大教学奖励力度,建立点面结合的奖励体系。点上奖励那些教学上取得重大显著性成果的教师,面上奖励一批长期坚持在本科教学一线、教学工作量大、学生满意度高的优秀教师,通过宣传提高获奖教师的影响力,提升获得感与荣誉感。真正贯彻教学奖项与科研奖项一视同仁,教学项目与科研项目一视同仁,教学带头人与科研带头人一视同仁。


(六)完善人才培养综合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需要建立并完善包括课程学习、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等在内的人才培养综合评价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建立健全涵盖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期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专项监控,专业评估,教学院(部)教学评估以及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等在内的人才培养综合评价体系,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时监控、及时反馈和稳步提升。


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内校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坚持质量兴校的理念,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实施结果导向的教育,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实现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测与控制,多渠道、多方式反馈质量信息,培育课比天大的大学共识和大学文化,在科学建课、认真备课、专心讲课、积极听课、公正评课、规范管课的要求上树立人才培养压倒一切的价值定位,推动教学质量持续不断地提高。


建立人才培养综合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首先要根据教授治学的要求,加强学术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在发展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党委、行政、学术三者共同治理教学的有效机制。其次,要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激发二级学院自主办学的活力。第三,要探索建立本科生参与教学治理的专门机制,发挥本科生的教学主体作用。


(七)及时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学校要建设一批能够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课程,使科研优势能够转化为教学优势。教学与科研是高校两大常态化的核心工作,两者皆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已成为高校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全球大学教改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淡化专业、强化课程。我们认为科研发展应及时推动专业课程建设,为课堂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科研建设应成为一所大学核心课程建设的有力支撑。我们要根据学科的科研最新进展,不断改造与完善课程体系,把学科的最新发展转化为课程内容。专业内涵建设是一流大学发展的根本,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的支柱,课程体系构建和改革要体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反映社会人才需求的内涵。专业内涵的提升需要以前沿的科学研究为动力,需要将前沿的科学研究积极转化为专业课程,构建起反映专业前沿研究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学科前沿的科研进展,通过课程载体,融入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专业人才。


要利用科研成果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大纲,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大纲中去。一流本科教育的一大特征在于专业知识的创新性和前沿性,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在专业知识的更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学科前沿研究成果的不断更新,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要及时跟进,根据专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新教学大纲,将专业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大纲中去,实现专业知识的更新换代,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前沿研究的需要。


(八)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要对教学方式方法深化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紧跟教学信息化的潮流,加快推广混合式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了解学生成长规律及学习需求是深化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总前提。高等教育教学是一项集价值观培育、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特殊理论教学类型,要以学生为本,深深立足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因此,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真正读懂学生,实现教学路径与学生需求的契合。想要真正读懂学生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多样化发展,增强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既要摸清学生的现实物质需要,又要摸清其深层次精神需要。


教学方法研究永远在路上,在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既要继承传统,更要紧跟潮流,既要发挥好传统教学方法的既有优势,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技术手段更加丰富多样,教学生态更加开放,教学方法的更新要以互联网加为时代契机,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加快推广混合式教学方法,发挥新理念、新技术、新工具的优势,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知识获取方式、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多种方式,尤其是信息化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打造一流本科教学课堂。


(九)提高小班授课的比例、推广研究性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应依托案例课、研讨课、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广研究性教学模式,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去讲授专业内容,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将知识传递和科研研究的基本要素紧密融合。研究性教学需要积极提高小班授课比例,通过各种措施,学校需要提升教学设施利用效率,实现小班授课比例的大幅提升,增强师生互动,提升本科课堂教学效果。


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坚持三三制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主线,充分释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绝对依赖,打破教师专业水平对学生发展的框定。在三三制教学理念下,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学生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和参与者,在课堂学习中具有主体地位,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和参与主线的教学理念,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要追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全过程的内在体验与满意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始终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深度融合。


(十)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

要着眼于促进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育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科研训练是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大学率先将本科生科研参与制度化、规范化,各高校陆续出台了本科生科研计划,分别于1977年、1987年成立的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ouncil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简称CUR)和全美本科生科研大会(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简称NCUR)也极大地促进了全美高校本科生科研的蓬勃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科生科研逐渐成为一种全国性的趋势,席卷全美各大高校,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成为美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高校范围内,本科生在各类科研活动中的整体参与度仍然偏低。学校要通过政策引领、平台搭建、资助引导等多种方式,鼓励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尤其需要鼓励本科生参与到学校教授的研究课题中去,系统培育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十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创新资源全球配置,创新活动日趋活跃,以知识资源为基础、以创新能力为决定力量的新的国家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国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一个共同的战略选择就是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要进一步完善以开放、共享为目标,以同步实践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大力推进实验室建设和改造,完善实验课程体系,完善包括庭审同步直播及录像观摩、案卷阅览及网上查阅、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学科竞赛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六大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组织创新创业大赛、讲座、报告等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继续完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基金,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统筹社会资源,全面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作者简介:

卢春龙: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法学教育、政治传播、国家治理。

原文刊于:《法学教育研究》2019年02期,总第25卷,第150-167页。本文注释已略,建议阅读全文。


分享到:0
上一条: 杨忠孝: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书院制教育改革 ——以华东政法大学为例 2020/8/7
下一条: 吕涛 窦衍瑞: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2020/6/4

主办单位:浙江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电话:0571-28008176 邮编:310018
Copyright 2011-2013 www.zjlegaleducation.org.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览坤科技 网站管理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