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简介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浙江法学盘点
教育研究与创新
人才培养
国际交流
浙籍法学家
叶青:探索面向未来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路 ——华东政法大学书院制教育改革的目标导向及其实现路径
( 发布日期:2019/6/8 阅读:439次 关闭

作者简介:

叶青,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学、诉讼证据法学和中外司法制度。

原文刊于:《法学教育研究》201804期,总第23卷,第14-26页。本文注释已略,建议阅读原文。

摘要:“十三五以来,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华东政法大学启动了书院制教育改革计划,作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和重大举措。构建了以办学定位为核心的理念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知识、能力、价值、智慧相结合的素质体系;支撑学生全面、多元发展的通识课程体系;全员参与的书院综合育人体系等。通过整体设计,把握通识教育质量;融通专业教育,体校通识教育效用;多元拓展资源,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积极建设第二课堂,丰富学生成长环境等措施,培养德法兼修的中国法治事业接班人,致力于将华政打造成为法治人才培养的重镇。

关键词: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书院制教育改革  华东政法大学


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十九大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中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明确要求。十三五期间,华东政法大学启动书院制教育改革计划,作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和重大举措。


面向未来、以人为本:书院制教育改革的立场与目标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以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功能为基础功能,随着大学与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也被纳入现代大学的重要功能。但是,无论是基于知识与文明的传承,或者是人的发展或者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是首要职能。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时代需求以让人难以置信的方式发生着变化,如果以仅仅解决当下问题为导向进行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势必带来教育的工具化和滞后性。只有具有前瞻性的知识教授、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才可能真正符合时代需求,才能让受教育者形成面对复杂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所以,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高等教育本原的回归。这决定了现代大学教育必须超越单一的知识传授和职业训练,重塑现代大学人文精神,克服专业细分局限,重构大学学科组织体系,全面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书院制教育改革就是回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适应学习革命与教育革命的探索性尝试。


以书院教育为基础的博雅教育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在国外,博雅教育是西方大学本科教育的传统和核心,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均以书院或文理学部/本科生院作为实施博雅教育理念的载体。美国拥有不少独具特色且颇富学术声望的文理学院,例如鲍登学院、威廉姆斯学院、贝茨学院等,即以专注本科教育、通过博雅教育培养完整的人为办学使命。在国内,以培养人的学问与德行为目标的书院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之一。同时,国内一批大学,比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等,均在继承中国传统书院与学习国外博雅教育精神的基础上开始设置书院制教育改革,有的是以通识教育为中心的书院,有的是强化教育管理为中心的书院,尤其是大多数以书院为载体加大人才培养的资源统筹力度,优化大学全面育人观念的实施,强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作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法科院校,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教育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这种以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出来。尽管我校毕业生的专业适应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毕业生未来发展的多元可能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与综合性院校相比,我校毕业生客观上存在着发展后劲相对不足的问题。在学校编制十三五规划过程中,学校反复研究,针对学校办学定位与国家社会的人才需求,明确了以社会中坚、专业精英为目标的法治人才与社会治理人才的培养定位,决定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教育与博雅教育相结合的全人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着力点。


鉴于书院教育的价值及他校取得的良好成效,华政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借鉴教育发展史上一切文明成果和兄弟高校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相应探索。华政的书院制教育改革选择了立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为基础、兄弟院校借鉴为参考、立足学校特色发展与改革发展的方案,走创新发展和借鉴超越之路。


目标导向下的系统工程:书院制教育改革内容

围绕全人教育目标,华东政法大学书院制教育改革计划包含四个关键要素:以实体化书院为基础的全过程书院教育体系、以可持续能力发展为目标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为前提的导师制和以共享空间为基础的社区环境营造,涉及课程体系、学生管理模式、培养手段和育人环境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包含理念体系、教育体系、素质体系、课程体系、育人体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成为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抓手和推进器。


(一)构建以办学定位为核心的理念体系

学校以书院制教育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明确学校在高校布局与同类高校中的位置、特点、目标与前景,明确学校在社会需要、国家期待、地方发展、行业需求中的地位、作用与特色,明确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据此确定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与重要举措。在科学、积极地规划学校未来的基础上,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吸引优秀学生和优秀人才加入华政,将学校办成一所有理想、有精神、有担当的大学。


(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是要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二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可能挖掘学生的所有潜能;三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四是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引导学生生动有趣地学习,自由自主地成长;五是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知识社会的迅速变化和终身学习要求,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要求教育者要了解学生,包括每一位学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了解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改革现有的教育与管理机制,克服以为中心的办学模式;以服务与促进学生成长为主线,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全面了解、正确评价自己,包括自我、他人以及社会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构建知识、能力、价值、智慧相结合的素质体系

深入研判未来社会需求,科学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构建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素质结构,即知识、能力、价值、智慧相结合的素质体系。一是以知识为根基,兼顾通用知识与专业知识,基本原理与学术前沿等,筑牢知识基础。二是以能力为重心,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选择力、批判力、整合力和创造力,形成学生的发展能力。三是以价值体系为根本,培养健康、高尚、正确的价值观和君子人格。四是以智慧为导向,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灵魂以及健康、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胸怀。


(四)构建支撑学生全面、多元发展的通识课程体系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多元文化体系等视角,科学安排通识课程结构,建立人文通识为基础,核心通识显特色,拓展通识促多元的通识课程体系。一要拓展建设途径,多渠道保障通识课程的丰富与完善;二要充分挖掘潜力,大力提升优秀教师参与通识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通识教育名师队伍;三要积极探索合作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第二、第三课堂,保障通识教育的实施。


(五)构建全员参与的书院综合育人体系

强化全程、全员书院理念,做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书院与专业学院教育的衔接和互补;鼓励专业学院教师、管理教辅人员通过参与通识课程建设、竞选导师等途径,直接参与书院人才培养。加强师生互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实施导师制,建立以辅导员、管理导师、学术导师、社会导师和同辈导师(导生)为主体的导师队伍,多维度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坚持综合育人,建设书院社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硬件建设、环境建设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相结合,坚持依法治理、制度先行,将书院社区建设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生活的场所、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空间,学生自主管理的阵地以及书院社区文化的载体,探索社区综合育人模式改革。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从整体而言,以上五大体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是书院制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从教育的具体实施角度,通识教育体系以通识课程为基础,以养成教育为手段,以导师制和书院社区为依托,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能力、价值、智慧相结合的素质结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书院制教育改革一年来,学校立足校情,致力于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通用能力,初步形成了具有华政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加强具有政法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

华政书院通识教育体系包含通识课程、通识讲座和课堂延伸三大部分。通识课程是整个通识教育体系的核心,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领域汲取各种知识和思想,完善知识结构;学习世界文学、艺术和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本土思维与全球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会理性思考和认知判断;通过不同的课程设置,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道德素养。通识讲座旨在从多角度拓展学生视野,激发探索知识和关心社会的内在兴趣,激活成长动力。课堂延伸包含了各种形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读书、调研和讨论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真理的能力,营造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


不可否认,国内各大高校通识教育的目标设置有其一致性,但是具体到某一个高校,由于学科设置、历史发展、师资队伍乃至学生生源的不同,实施的情况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照搬其他高校现成的课程体系或者教育方式,其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归根结底,通识课程教育自我特色的形成,是各个学校的特殊性决定的。华政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充分考虑本校校情,在以下四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一)整体设计,把握通识教育质量

针对高校通识课程体系常见的冗杂问题和水课现象,我校通识课程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希望有较为清晰的目标定位和质量把控,通过审议立项、中期检查、评估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通识课程体系的科学性。


第一,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在书院通识课程建设启动之前,学校通过调研论证,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结合华政实际,通盘设计课程体系。书院通识课程分为通识主干课程和一般通识课程两大系统,共8个模块(见表1),力图形成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同时,由于书院目前所有学生都是法科学生,所以在通识主干课程中设置法治精神和专业养成板块,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第二,分步立项与建设课程。2017-2018年,学校通过公开招标立项建设的方式,分两个批次,立项建设了115门通识课程(见表2)。首轮立项采用教师申报,专家审核的方式进行遴选,共立项70门,2017-2018学年开课103门次;第二轮采用课程招标、委托建设和自主申报三种方式,一方面弥补了已有课程的不足,另一方面,发动专业学院与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丰富了通识课程体系。


第三,组织开展课程评估。学校制定通识课程评价标准,通过督导听课看课、学生评教和专家评审等方式对立项建设期的课程进行中期评估和结项评估,遴选优秀课程的同时,对教学效果较差的课程进行整改或撤销。适时引进第三方通识教育评估机构,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评估。


(二)融通专业教育,体校通识教育效用

与其他高校相比,华政书院通识教育的特殊性首先在于学生的学科背景。目前进入文伯书院学习的1165名学生均为法科学生,作为华政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法科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兴趣的培养一直为学生及社会所关注。如何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寻找契合点,形成两者相融互通、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这是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


为了凸现通识教育的地位,华政学生在第一学年需要修满15个通识课程的学分,其中13个学分是主干通识课程,并且要求分布在相应的不同模块。这意味着新生入学伊始,就要学会读懂培养计划,并根据培养计划和自己的兴趣、时间安排进行选课。所以,看似简单的通识课程选课,对于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阅读理解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和选择能力的综合考量。对于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大学新生而言,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但同时,也在很短时间之内提升了包括适应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


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同时,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教学也渐次展开,第一学年要求学生修满16个学分的法学专业基础课程。这16个学分,3个学分在第一学期,13个学分在第二学期。通过第一学期《中国法制史》和通识课程法治精神和专业养成模块的学习,以及文伯大讲堂法治讲坛系列讲座,激发了学生对法学专业知识的饥渴,这种学习饥渴在第二学期形成了强烈的自主学习动力。


(三)多元拓展资源,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华政通识教育资源局限性与学生成长对于通识教育资源丰富性的矛盾十分突出。学校选择了多元拓展的思路,不断丰富通识课程教育的内容,提升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


1.师资多元化

从通识课程师资来看,虽然文伯书院作为实体化书院,配备专门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但学科背景以文史哲为主。为充分挖掘优质通识课程,学校鼓励优秀教师开展书院通识课程建设,形成了相对统一的通识课程师资队伍(见表2)。


同时,学校还组织设计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讲座类课程,组建由本校教师、其他高校教师、实务部门专家等构成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如《法治中国》《人文中国》《法律与金融系列前沿讲座》《国际法治与中国法律外交》等课程,都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明星课程。师资来源多元化的特点,符合通识课程授课需要,能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


2.通识课程来源多元化。

文伯书院通识课程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校内教师开设的书院通识课程,这是通识课程体系的主干。第二,引进课程,包含讲座课程,主要为引进课程,补充课程体系的缺失或不足;第三,网络课程,通过精选优质课程,每门课程配备助教,进行线下管理和辅导。根据课程类别和课程性质,书院通识课程采用讲授、讲座、研讨、案例等多元教学方法,讲授方式灵活多样,满足课程讲授和学生学习需求。


(四)积极建设第二课堂,丰富学生成长环境

通识教育体系除通识课程外,还有通识讲座和课堂延伸等第二课堂的建设与之相配合,从而形成多元的通识教育氛围。


1.以讲座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建设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文伯书院启动文伯大讲堂,作为通识讲座的载体。文伯大讲堂共分法治讲坛”“社科经纬”“人文纵横三大系列,其中法治讲坛注重专业兴趣的培养,邀请校内外法学专家,围绕法学前沿问题,开设讲座;社科经纬人文纵横则属于通识教育范围,内容涵盖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与通识课程相呼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201710月至20185月,文伯大讲堂共举办32场,参与学生达6000余人次。例如上海市社联主席、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桑玉成教授所作的用优良的政治人生塑造优良的政治生活,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教授何勤华所作的法治的启蒙,台湾东吴大学人文学院谢政谕教授所作的近代文化与当代大学发展的省思,华东政法大学朱榄叶教授所作的“WTO和你和我,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郭定平教授所作的中日关系的不惑之惑——《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回顾与反思,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张华庆所作的践行大书法的当代意义,对外经贸大学龚炯教授所作的反垄断经济学基础介绍”,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季卫东教授所作的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逻辑与经验,澳门大学中文系朱寿桐教授所作的传统小说的心理学魅力,上海文史馆馆长郝铁川教授所作的法治思维的特点,苏州大学政治学乔耀章教授所作的为人民谋权利——《共产党宣言》与我们的时代等等23场。


2.多元延伸第一课堂:阅读、调研和学术沙龙

为了将通识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书院设计了系列阅读和调研活动,从学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单开始,培养他们阅读经典和关心社会的习惯。


入学前,向全体书院学生发布通知,要求学生利用入学前的暑假时间开展新生学习导航计划。导航计划包括经典阅读和社会调研两项内容。经过遴选,列举了22部精读书目和100部人文社会类各学科基本书目和入门书目,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读书心得;鼓励有兴趣、有条件、有能力的学生,从提供的主题中自主选择或自选主题完成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入学后,组织导师对报告进行审阅和评议。


入学之后,开展学习十九大、融入新时代、阅读上海、感知社会专题调研活动,走出校园、走进上海,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关注社会的兴趣和能力。


此外,依托导师和社区,开展导师进社区学术沙龙活动,将一大批优秀的校内名师和校外导师引入学生社区,近距离与书院学子们分享人生感悟,交流学术思想,通过不同专业知识的汇集和思想的碰撞,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仅201711-12月,就开展了11场学术沙龙。


持续跟踪与评估书院制教育改革

为了有效追踪书院制教育改革的效果,学校发展规划处高教所计划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年度调研和阶段调研,就书院制教育改革认可度、通识课程体系、导师制、社区等各方面进行调查评估,以及时把握学生发展动态、教育改革效果和问题,及时调整改革举措,保证书院制教育改革的有序有效进行。2018年上半年,学校所属高教研究所开展了第一次面向文伯书院全体新生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了通识课程、导师制、书院社区、团学活动、生涯规划与心理咨询等五个方面,并就人才培养目标期待和成长自评进行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针对导师制的专项评估正在推开。通识课程专项评估准备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就通识课程体系的建构、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估,以建立高效高质的通识课程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是高校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近年来,学校始终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充分把握和时刻紧跟高等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兼收并蓄、凝练特色,培养德法兼修的中国法治事业接班人,致力于将华政打造成为法治人才培养的重镇。书院制教育改革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将继续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养成教育为手段,以知识、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君子人格培育为目标,打造书院、社区和专业学院共同支撑的教育空间,为学生提供更良好的校园氛围、更全面的知识架构、更多样的发展机会,让学生充分汲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养分,接受人文精神和法治精神的熏陶,成长为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

分享到:0
上一条: 姚莉: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政法高校的使命担当 2019/6/19
下一条: 黄进:生态文明建设与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 2019/5/9

主办单位:浙江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电话:0571-28008176 邮编:310018
Copyright 2011-2013 www.zjlegaleducation.org.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览坤科技 网站管理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