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简介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浙江法学盘点
教育研究与创新
人才培养
国际交流
浙籍法学家
赖绍聪: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理念与路径分析
( 发布日期:2023/7/30 阅读:107次 关闭

摘要: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核心环节之一,契合学科发展前沿、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高质量课程教学体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有力保障。本文基于对课程建设内涵的分析,结合作者39年从事高等教育和课程建设经验,从理念、思路、内容、方法、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针对高质量课程建设关键环节及建设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课程建设;路径分析;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理念与路径分析

赖绍聪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规划的有序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最强音,而高质量的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之一,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为重要的核心抓手。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一段时期内,建成万门左右的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通过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管理严起来、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效果实起来的效果”。显然,深入思考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与思路,探索课程建设的有效方法与路径,有效构建契合学科发展前沿、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课程教学体系,乃是我国高等学校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当前形势下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吴岩在2018年曾经指出,“课程虽然是教育的微观问题,却是关乎宏观的战略大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立德树人成效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目标化,是当前中国大学带有普遍意义的短板、瓶颈和关键”。同时指出,一流课程的建设要紧紧围绕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阶性是指课程应该具备知识、能力、情感(素质)三大教育教学目标有机融合的特点,课程要能够成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性是指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应该契合学科学术发展前沿趋势,反映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课程组织和教学方法能够充分体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而课程的学习结果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挑战度是指课程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任课教师备课和学生课下学习应该有较高的要求。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指出,课程建设和教学计划开发,需要面对四个最为基本的问题:(1)课程试图实现或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2)课程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教学内容)才最有可能达成这些目标;(3)课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对这些教育经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组织;(4)课程采用什么样的评学评教策略才能够准确判断预定教育教学目标正在或已经得以有效实现。也就是说,课程建设和教学计划开发实质上需要着重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得怎么样四个最为核心的关键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高质量的课程体系还必须有良好的条件保障。一是重视团队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课程建设最为核心的条件保障。二是强调资源整合,要整合各类资源,为课程提供充分的线上线下资源保障。三是注重技术创新,课程应该是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充分融合的结果。四是倡导文化引领,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无论是自然科学类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类,均应该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课程建设应该注重先进的文化意识和内涵的融入,形成先进的高等教育课程文化,引领时代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资源以及师德师风和执教能力是高质量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其中,明确目标是前提,选择内容是核心,创新方法是策略,评教评学是结果,师德师风、执教能力和资源建设是保障!


二、课程建设路径分析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一般情况下,课程教学或者说教育教学主要涉及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素质)三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课程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情感及价值观教育三大领域。


1.理论教学目标(认知领域)。包括对知识的记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次。①知识的“记忆”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对知识点形成长效的记忆是课程知识学习最基本、最低的目标;②对知识的“领会”,超越了记忆,学生对知识内涵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初步感悟,这是最低水平的理解;③有效的“运用”知识是较高水平的理解,学生能够将知识体系较为合理地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④在知识学习、领会、运用的基础上,能够对事物进行“分析”,则代表知识学习中比运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学生已经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⑤“综合”需要产生新的模式结构,它强调的是创造能力,是认知领域的较高境界,代表学生已经开始具备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的能力;⑥“评价”蕴含价值的判断,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代表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逻辑。


显然,课程教学绝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了解或记住某些知识,而应该是在记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领会知识内涵,并能够有效地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最终能够对相关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2.实践技能教学目标(技能领域)。对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动作技能的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等六个层次。①“知觉”指学生在实践技能教学过程中,通过看、听等感官获得实践操作动作技能的基本信息,并为下一步的实践操作做好准备;②“定向”指学生对一套程式化的实践动手操作程序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并为实践操作做好了充分准备;③“有指导的反应”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模仿教师的操作初步完成一套程式化的实践操作,但操作可能不够熟练,甚至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④“机械动作”指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对实践操作的反应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已经能够熟练、准确、自信地完成实践技能操作;⑤“复杂的外显反应”指学生已经能够对程式化、甚至非程式化的复杂实践动手技能进行熟练的操作,这是动作技能领域的较高层面;⑥“适应”指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完成已知的实践技能操作,而且能够根据仪器、设备型号的不同,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创新性的自主修正自己的实践动作模式,从而达到对特殊装置或变化的外界环境的自主适应。这是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的最高层面。


3.情感及价值观教育目标(情感领域)。包括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五个层次。①“接受”是低级的价值化水平,它仅仅代表学生对课程所传递的价值标准的认知;②“反映”指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代表学生对课程所传递的价值标准的逐步认理;③“价值化”则代表学生对课程所传递的价值标准的认同和欣赏;④“组织”是指学生已经能够将多种价值标准进行比较、关联和系统化;⑤“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则是指学生对课程所传递的价值标准达到深度认同。


总之,准确设定并深刻理解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情感及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高质量课程建设的必要前提。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够发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目标牵引和问题导向,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二)合理选择教育经验

选择教育经验的实质就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凝练。知识是教不完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是每门课程都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课程教学是典型的教材导向的教学,照本宣科是经典的教学内容组织模式。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用什么教材,教材怎么选?长学时选一个长学时的教材,短学时选一个短学时的教材,没有教材就编一个教材。然后,按照教材的章-节-点体例形成教学内容体系。也就是说,课程讲什么,每部分讲多少学时,决定于选用什么教材。因此,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必然存在问题。比如,认识明显滞后,专业知识体系陈旧,知识体系构建过于倚重教材,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融入,教学内容选择与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发展不匹配,不能很好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


我们认为,高质量的课程建设可以参考目标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教育理念,紧扣反向设计、学生中心、持续改进三个关键。依据学科国际国内发展前沿、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现状、学生能力发展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严谨梳理论证课程教学目标。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以目标为牵引,问题为导向,反向设计,精心选择凝练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从而决定课程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学时,并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进。这样的内容构成体现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构成,符合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要求,以及认知、技能、情感三大领域的课程目标定位。


总之,课程建设过程中,选择教育经验是核心,高质量的课程建设应该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一是要强化基础,选择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知识;二是要突出前沿知识理论和方法,体现课程的高阶性;三是要凸显特色,突出教师的学术感悟,增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性和挑战度。四是要知行合一,加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更好结合。另外,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与国内、国际同类课程进行充分的研究对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形成课程自身教学内容体系的比较优势。应该更加突出思维方法的训练,加强实践方法的创新,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建立起特色鲜明的自然认知,方法实践,综合分析到探索创新的循序渐进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三)有效组织教学过程

课程组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成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形成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课程组织就好比是一台智慧的“编织机”,它将零散的课程要素编织成课程智慧的彩缎,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显然,课程要素是课程组织的基本线索和脉络,课程要素好比大厦的钢筋结构,尽管看不见,但对大厦的强固极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课程要素包括宏观要素和微观要素两部分。其中,宏观要素主要指学生、教师、教材、环境、范围等五个方面;而微观要素主要指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五个方面。


课程组织的原则应该是充分调动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组织,也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使我们的课程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发散、扩展、升华他们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留下思考。因此,课程组织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彻底改变一言堂和满堂灌的课程组织方式;要更多地运用PBL、TBL、CBE等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要改革实验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向研究性、探究性和设计性方向转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课外学术活动,多途径提升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学和进行研究;要引导学生从反思中学习,将学生的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主动探索的过程。


课程组织方式通常采用两种方式:(1)垂直组织:按照符合学习者身心发展阶段的序列以及符合学科知识逻辑演进的序列,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发展序列组织起来;(2)水平组织:是指将各种重要的课程要素按照横向(水平)关系有效地组织起来。


有效的课程组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和属性:课程组织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允许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对选择所带来的结果作出自己的反思;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充当主动的角色,而不是被动的角色;应该要求学生探究各种观念,探究智力过程的应用,探究当前个人和社会关注的一些问题;应该能够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涉及实物教具,与课程学习密切关联的真实物体、材料或人工制品;应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由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成功的共同完成;应该让学生在一个新的背景下审查观念、智力活动,或探讨在以前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要求学生审查一些题目或问题,这些题目或者问题是社会生活中被忽略的;应该尽可能促使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冒险,不是冒生命或肢体之险,而是冒成功与失败之险;应该尽可能要求学生改写、重温或完善他们已经开始的一些学习尝试;应该尽可能促使学生应用与掌握有意义的规则或标准;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别人分享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及活动结果的机会;应该让学习过程与学生所表达的目的密切关联起来。


(四)改革课程学习评价

传统的根据试卷定分数,由分数定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策略,忽略了对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开发和价值观升华的评价,这是长期以来传统课程评价的一个严重弊端。因此,传统的课程评价策略,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实际才干提升和核心价值观养成。


关注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创新力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进步,而不是仅仅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试卷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学业和思想表现,这是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课程学习评价应该采取更加全面综合的学生评价策略,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不同教学环节中的持续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长期的学习表现、行为表现、思想意识表现。这样,才能使课程学习评价与课程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课程学习评价应该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素质提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逐步养成。同时,通过课程评估和评价,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改进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五)强化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元素的合理融入是高质量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事实上,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就是将“教”与“育”有机统一,以教学改革为抓手,强化教学内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善于挖掘那些对学生具有思想启迪、行为导向和心灵震撼的价值因素,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术探索与研究过程中的成功、失败、付出、收获、成绩、荣誉等等,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在润物无声中有效践行育人功能,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有机融合,养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不同的课程类型,课程思政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根据教育部教高[2020]3号文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公共基础课应该重点关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课程要依据课程类型的不同,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依托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价值和精神内涵,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实践类课程则要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创新创业类课程应该注重增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类课程应该注重弘扬劳动精神;理学类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和科学伦理教育;工学类课程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激发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合理选择、精心凝练课程思政内容,并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依据不同的课程类型深入研究和思考。


(六)重视课程条件保障

1.重视团队建设。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的最基本保障。高质量课程建设应该通过组建老、中、青有机结合的教学团队,确保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团队的优势在于以共同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为牵引,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推动课程教学研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2.强调资源整合。教学资源建设意义重大,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是课程建设和开发的重要条件保障。优质的教学资源建设,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学研究,对外的资源服务提供高效能的保障。高质量课程应该有充分充足的优质资源保障。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力整合和提升课程中的优质资源,形成一批经典鲜活的教学资源和实验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优质资源体系。    同时,应该建设一流的教学实验室,通过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建设思路,让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从而带动实验室建设上层次。课程的实验资源应该尽力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国际化。


3.注重技术创新。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合理运用教育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育教学优势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和数字化资源,采取线上学习、线下辅导,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新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倡导文化引领。大学有大学文化,院系有院系文化,课程也应该有课程文化。优良的课程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崇尚学术。大学是研究学术、探索学术的殿堂,强调学术性理应是大学高质量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要素。②批判与创新。创新是大学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课程教学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基本功能的核心载体,因此课程理应承袭大学文化之精髓,倡导批判与创新精神。③追求真理。传播和追求真理是大学课程教学的灵魂,因此追求真理应该是大学课程教学理应崇尚的一种课程文化。④自由包容。大学课堂应该是民主的课堂,多元文化和谐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探究、创造、交流、合作甚至质疑的权利。⑤开放多元。大学的课程文化应该是开放的文化体系,课程建设要面向世界,不断学习吸收世界的先进经验,培养造就富民强国的高质量人才。


三、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形势下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应该从理念、内容、方法、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聚焦立德树人,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是高等学校高质量课程建设最为核心的理念。注重反映学科前沿动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行业产业需求,精心选择凝练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关键;有效组织教学内容,重视教学策略创新,实施更为有效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是课程方法创新的精髓;重视团队建设,强调资源整合,注重技术创新,构建优良的课程文化氛围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机制保障。


作者简介:

赖绍聪,西北大学副校长,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地质学。

原文刊于:《法学教育研究》2022年04期,总第39卷,245-255页。本文注释已略,建议阅读全文。

分享到:0
上一条: 杨惟钦:民法“课程思政”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3/8/31
下一条: 邱昭继 徐涵叶:英国卫生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管窥 2023/6/25

主办单位:浙江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电话:0571-28008176 邮编:310018
Copyright 2011-2013 www.zjlegaleducation.org.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览坤科技 网站管理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