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简介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浙江法学盘点
教育研究与创新
人才培养
国际交流
浙籍法学家
黄进:生态文明建设与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
( 发布日期:2019/5/9 阅读:765次 关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又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的,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我们才能昂首阔步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特别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而报告第九部分,对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专门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生态文明建设要依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他还特别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的过程中,法律人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新时代的法学院校,要努力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善于建章立制、敢于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为达成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我认为,法学院校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三育人模式。

校园育人

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生态文明意识的主要场所。为了让绿色的理念入法治人才的心、入法治人才的脑,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宜人的绿色校园环境。


(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9条第2款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学院校在育人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都要注重树立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在校园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光荣、破坏生态环境可耻的主流文化。


特别是在植树节、世界水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更要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学生爱绿植绿、节水节能的意识。


(二)打造绿色校园

大学可以不大,但不可以不美。建设美丽校园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大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看来,一所没有参天大树的大学,很难称得上美;一所没有鸟语花香的大学,很难称得上美;一所到处烟囱高耸的大学,很难称得上美。所以,我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建设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美的中国政法大学。


打造绿色校园,就是要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对师生具有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师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校园。在办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尽最大可能使用清洁能源,推进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先让莘莘学子浸泡在生态文明的小环境中几年。经过几年的浸泡,他们一定会崇尚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一定会自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二、课程育人

大学教育,重在育人。教书育人,课程为要。悠悠万事,课比天大。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我们还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体系和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建设上下真功夫,特别要注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生态环保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生态文明治理规则变革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一)打造完整科学合理的绿色课程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与环境保护法相关,也与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和国际法等密切相关;不仅与法学相关,也与化学、物理、天文、地理、生物、经济等密切相关。特别是像环境保护法中的物种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复垦、污染物总量控制、环保标准等规则,都是由技术规范上升而来,来自于环境科学和环保实践,具有很强的科学技术性,不了解一些科技知识,看这些规则时无疑等于雾里看花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要有系统论的思维,不可拘泥于一隅,最终使培养的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法学、不见他学。


近些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在相关课程设置上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我们开设了《环境法概论》《可再生能源法》《国际环境法》《国际能源法》《国际气候变化法》《健康与法》等法律课程,还开设了《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工程基础》《环境伦理学》《气候变化与正义》《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自然科学史》《世界海洋石油发展史》《追梦地球,寻找石油》《中国能源与未来》《中国能源战略与政策》《走进天然气经济》《化学与人类》《基础生命科学》等相关课程。


中国政法大学还十分注重教材编写工作。在环保法领域,组织编写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法学》《环境法案例研习》等系列教材。


在校内教学科研机构设置上,除了环境资源法研究所这一基层教学组织外,还设有中国政法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在编科研机构,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国土资源法律研究中心、法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法研究中心等非在编科研机构,还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建立了环境法研究基地。


此外,由于生态文明涉及多门学科,在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尤应注重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在师资方面,注意整合教学资源,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甚至是跨学校的教学团队开展人才培养。


(二)培养堪当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大任的人才

韩德培先生早在1991年就撰文指出,环境问题具有跨越国界的特点,很多环境问题,都应当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环境法学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掷地有声地说道: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国际上已订有不少关于环境资源保护的条约,我国也缔结或者参加了不少国际环境条约或者协定。如何遵守、履行、改进这些国际环境条约,需要有人作专门研究,这就要求培养精通国际环境法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今后,我们要加强与国际生态环保组织的合作交流,积极创造条件选送学生到这些组织实习实践,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生态环保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生态文明治理规则变革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三、实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53日考察法大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法学实践教学,他指出,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


(一)打破环保法治人才培养的体制壁垒

法学主要还是一门实践科学,在生态文明领域尤其如此。我们要切实发挥环境保护部门、企业、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在生态文明领域法治人才培养的作用,邀请这些机构的实务专家参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写、专业教学,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同时还要通过订立制度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切身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实践促进问题的发现、筛选、思考、分析与解决。


(二)加强生态文明公益教育

法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强烈的正义感和人文情怀,使学生养成公益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公益教育是生态文明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我们学校的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该中心成立于1998108日,当时是经中国政法大学批准,司法部备案的民间环境保护团体。该中心主要通过组织热心环境保护事业的法律专家、学者、律师和环境管理与技术专家,对中国环境资源立法及其实施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进行国际交流、对环境执法和司法人员及公众进行环境法知识的培训,普及环境资源法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和中国的环境资源立法、执法水平;通过对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帮助的方式,维护污染受害者的环境权益,促进中国环境资源法的执行和遵守。通过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护污染受害者的环境权益,改善中国的环境资源立法、执法和司法,促进环境法治的实现。该中心的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都离不开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法学院校,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加强环境法治研究,着力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法治人才,打造绿色校园,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校园,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宁静、和谐、美丽的生产生活环境而共同努力,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作者简介:

黄进,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法学。

原文刊于:《法学教育研究》2018年04期,总第23卷,第3-9页。本文注释已略,建议阅读原文。

分享到:0
上一条: 叶青:探索面向未来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路 ——华东政法大学书院制教育改革的目标导向及其实现路径 2019/6/8
下一条: 王洪才:大学创新教学是实现“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关键 2019/5/5

主办单位:浙江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电话:0571-28008176 邮编:310018
Copyright 2011-2013 www.zjlegaleducation.org.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览坤科技 网站管理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