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简介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浙江法学盘点
教育研究与创新
人才培养
国际交流
浙籍法学家
吕涛: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培养A型法治人才
( 发布日期:2018/5/29 阅读:778次 关闭

作者简介:

吕涛,男,山东莱州人,法学博士,山东政法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政协常委、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检察学。

 原文刊于:《法学教育研究》201704期,总第十九卷,第85-101页。

 

  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高校从国家战略和法治中国的高度上认识法学专业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中国特色法学教育的培养要求应当是德法兼备,培养过程是德法兼修, 把的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而将字略加变型,山东政法学院提出了A型法治人才培养的思路。A的左边竖线代表德育为先,右边竖线代表法育为基,二者之间相互倾斜,彼此支撑,以法律彰显道德、以道德孕育法律。A中间横线代表德法交融,三者的结合即意味着高素质的顶尖(Apex)法治人才。

关键词: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A型法治人才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培养A型法治人才

吕涛

 

习近平总书记53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强调了法治和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提高我们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A型法治人才的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法治建设将承载更多使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法作为国之重器的独特价值和极端重要性,站在国家战略和法治中国的高度上认识法学专业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从两个维度上去思考,中国特色法学教育的培养要求是德法兼备,培养过程是德法兼修,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法治人才。不能有才无德,不能有德无才,更不能无德无才,而是要有德有才,其基本要义是既成才,更成人。高素质的法治人才不能仅满足于法学知识和法律技能,更要将法律视为信仰,充当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守护者,需要超越专业化教育的狭隘性,把的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应成为我们法学教育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中心点。

“人是一撇一捺。法治人的一撇是,这是第一笔,意味着德育为先法治人的一捺是,这是第二笔,但它支撑着撇,意味着法育为基;一撇一捺紧密连接,相互支持,意味着德法交融法治人的这一撇一捺,这一就像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坚强有力,步调一致,才能走得更加稳健,更加久远。将字略加变型,我们提出了A型法治人才培养的思路。A的左边竖线像的撇,代表德育为先,右边竖线像的捺,代表法育为基,二者之间相互倾斜,彼此支撑,形成交叉,以法律彰显道德、以道德孕育法律。A中间横线代表德法交融,横线越粗,载体越多,交融越深,人才培养质量越高,就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顶尖(Apex)法治人才。

 

二、德育为先

 《资治通鉴周纪》中谈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现代管理学上也有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理念。这都充分说明德育为先的重要价值。推进德育为先需要做到四个合一


(一)教育主体:专兼合一

目前许多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存在三脱节现象:一是德育教师队伍与德育管理队伍脱节。德育教师主要负责第一课堂,德育管理部门如宣传部、学生处、团委、辅导员、班主任等负责第二课堂,这两支德育队伍在开展德育活动中各自为政,缺乏相互间的沟通与协作,造成教育重叠、断层,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二是德育专职教师和非德育专职教师脱节。非德育专职教师认为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与己无关,工作中单纯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没有从各自的角度和岗位发挥对德育的影响作用,造成德育专职教师孤军奋战,德育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三是教师和学生脱节。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自身放在传道的位置上,将学生看成是单纯的接受者,既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自我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价值,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困惑点进行针对性解惑,导致学生不愿也不能主动参与到德育全过程来,造成你讲你的,我干我的被动局面。

实现专兼合一,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构建大思政、大法学的人才培养格局,克服德育是个别部门个别教师任务的狭隘思想,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员参与,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学生等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德育,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

 

一是实施跨学院共同备课计划,引导思政教师与法学教师共同建设课程,把法治理念融入思政课,把思想政治融入法学课。

 

二是建立思政课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联动机制,将大水漫灌精准点灌结合起来,把第一课堂的内容作为第二课堂开展的主题,纳入计划,同时要求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和牵涉思想政治活动项目的设计都要有思政教师的参与,通过第二课堂发现的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也要及时反馈给思政教师,推动第二课堂活动与思政教学同步开展。

 

三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三联机制,即校领导联系学院、班级和学生,机关处级干部联系班级和学生,专业教师联系相应课程学生,实现全员育人。

 

四是实施热点话题排行榜活动,利用“9958”爱生服务热线、山政网络服务平台和学生教学信息中心等,汇总整理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并反馈给思政教师,通过思政教师专业的力量帮学生解疑答惑。

 

五是开展榜样山政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作用,挖掘学生本身的德育力量,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通过系列活动,最终实现教育主体上的专兼合一,让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都能发挥各自的德育作用,为培养A型法治人才相互支持,共同发力。

 

(二)教育载体:虚实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思想政治工作就会空对空,投入再多的精力也只是隔靴搔痒,效果不佳。现在的大学生马上都是“00了,他们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网络已经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阅读思考、休闲娱乐、交往交流,同时学生在知识体系搭建、价值观塑造、情感心理培育等方面又存在不足,需要加以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必须虚实合一,发挥线下教育的规范性、系统性优势和线上教育灵活性、迅捷性的优势,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学生需求,实现教育目的。

 

一是以四类媒体为核心构建立体德育网络。打造以校报、团刊、学院刊物等为代表的平面媒体阵地,以校园广播、大学生通讯社等为代表的声像媒体阵地,以学校宣传栏、学院宣传栏、班级宣传壁报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阵地,以校园手机报、微博平台、微信平台、QQ群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阵地,以四类媒体为核心构建立体德育网络,以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拓宽德育渠道,巩固德育成果。

 

二是丰富网络资源,编织红网。建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德育课堂,占领网络主阵地;建设虚拟社区,开展网上咨询、在线讨论,疏通信息交流渠道;建设思政工作微集群,构建以官方微信、微博为核心,学院团总支、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微信微博以及QQ、贴吧等组成的覆盖全校园的新媒体矩阵,加强高校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团委官方微信平台现有关注用户20655人次,是校园内师生关注的品牌性宣传平台,在团中央基层团组织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名列前茅。




三是组建网络队伍,打造红军。专业教师利用专业优势,发出主流声音,成为网络舆论向导;辅导员与学生交往频繁,在微信群和QQ群观察学生动态,及时进行辅导;9958服务热线对于在山政网络服务平台出现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开导;学生骨干在学生中影响力大,可以在网络上对其他同学形成有效引导;学生信息中心属于学生自治组织,就是学生身边的人,可以利用其情感优势对学生进行及时疏导。最终形成专业教师向导、辅导员辅导、9958开导、学生骨干引导、信息中心疏导的网络红军

 

四是注重网络道德,形成红风。由于网络世界特有的身份隐匿性特征,使得许多学生穿梭于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之间,扮演着两面人的角色,在网络空间不受约束,滥用权利,既不利于学生个人的道德养成,也容易引发歪风邪气。学校在德育课和法学课中应增加网络操作网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知觉能力、自律抗诱能力,最终使网络世界红风劲吹,正能量满满,帮助学生实现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道德一致性。

 

五是坚持新媒体文化精品建设。积极打造一学一做”“扬帆团校”“青春风向标” “山政致青春”“五四青年等新媒体品牌项目,每逢重大节日,主动发声发言,占领新媒体传播制高点,使校园新媒体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阵地,在青年中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同时注重平台亲和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强与青年的良性互动,树立青年榜样。学校新媒体平台平均日阅读量2000+,单篇阅读量经常超过2万次,在学校师生中有较大影响力。

 

(三)教育资源:内外合一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方向和态度)、思想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和道德教育(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一种涉及范围广泛又比较复杂的教育活动,需要的德育资源是丰富的、多方面的,必须坚持内外合一,充分发掘校内外各种资源为我所用,才能满足A型法治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是加大校内德育资源建设。坚持第一课堂主阵地地位,把课堂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放在首位;注重德育资源生活化,把日常生活变成学生产生道德需求、养成良好习惯、体验道德成长的重要资源;积极开发校本德育资源,尤其是山东政法学院校史、解放济南战役茂岭山战场遗址、法治文化等;推动建设德育案例库,丰富德育案例,促进案例共享;加强德育信息化建设,开发网络德育资源,引入德育教学软件。

 

二是加大校外德育资源利用。注重就近原则,充分利用山东政法学院的区位优势,在学校周边的山东省博物馆、档案馆和美术馆等建立学校德育基地,便于组织学生活动,促进学生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注重务实原则,立足山东政法学院法学专业需求,在周边法院、检察院、律所和监狱建立学校德育基地,便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德育的深度化、有效性。注重分类原则,分类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安全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等,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

 

(四)教育效果:知行合一

A型法治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德法兼修,不满足于单纯的道德知识和单纯的法律知识,而是把道德视为根本,把法律当成信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我们的道德教育有一种倾向,就是将道德教育等同于智育教育,错误地把道德当作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其实,道德的内涵要更丰富,它表现为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观念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它并不必然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观念隐藏在认知结构的黑箱里,难以直接评价、判断,评定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时,更多的是依据这个人展示出来的道德行为。因此,德育要树立知行合一,知为先,行为要的重要观念,防止无知无畏,也要防止知而不行甚至知而逆行的道德双重人格

 

一是要抓好课堂教学。注重五个,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提高两课信度。以教材和学科要点为基础,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学生关注热点问题排行榜,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时政热点和社会现实,设置不同专题组织教学,解决学生困惑,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两课能用、好用,自觉地把知识转化成信仰。二是推进集体备课,拓宽两课广度。发挥团队力量,从单一教研室备课转变到跨教研室备课,从学院内备课到跨学院备课,提高教学内容的整体协调性,形成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教学体系。三是教学科研结合,提高两课深度。深入开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以科研成果支持教学深度,保证两课教学讲得深、讲得通、讲得透。四是改革教学方法,保持两课热度。采取对话教学、学导教学、小组讲授、主题演讲、课堂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进入学生的话语系统,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让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办法变成管用办法,提高学生兴趣,保持他们对两课的热度。五是改革考核机制,提高两课效度。思政教学不满足于知识性考核,而是强调入脑入心,知行合一,要将考核重点由知识考核转移到对学生身心修养的自我反思与道德践行上。探索将学生第二课堂成绩纳入两课考核体系,同时将考试作弊等也纳入两课考核体系,充分发挥两课的行为指导作用,提高两课效度。

 

二是要注重深入研究。道德情感产生于道德认识之上,学校德育应通过德育课题面向学生开放等各种措施,推动学生深入研究某些道德观念及其相关元素,使学生对某一道德规范产生深刻认识,才有可能使学生在此基础上产生心向往之的道德情感并付诸行动,这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

 

三是要加强行为训练。道德观念,即知识的东西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系统讲解和学习教材来掌握,是可以的;而道德行为很难通过这种途径来培养,它们是不可以的,需要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来进行相应道德品质的训练。

 

三、法育为基

 有德就有了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的良好愿望,但如果没有法律知识和技能的支撑,就缺少了实现道德价值、推动法治建设的能力,德也难以与法融合。加强和改进法学专业教育,需要做到四个突出


(一)教育内容:突出德融于法

加强法学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像盐一样融入法学专业教学的菜中去,努力从四个方面挖掘法学专业教学中的德育元素,突出德融于法。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法学本身所具有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基本立场,构建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杜绝法学根本理念、法学理论、法学话语西化的倾向,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观。

 

二是挖掘历史文化和法律文化中积极的道德元素,如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法律文化极力提倡的知足忍让、和谐无讼,劝导人们重视内心修养,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我国现代法治建设追求的和谐是一致的。通过发挥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熏陶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和历史使命感。

 

三是将法学学科发展史料渗入教学,通过讲授法学杰出人物及其辉煌成就等内容,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记忆、激发兴趣、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弊端,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道德观教育。

 

四是挖掘不同学科和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要素,加以提炼,有针对性地予以渗透。通过讲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诚信、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平等观念;通过讲授法律程序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步骤,培养学生的正义理念和严明操守;通过真实、典型案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角色使命感。在提升学生法律知识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法律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促其坚定法律信仰,形成诚信、公正、责任等现代法律基础理念。

 

(二)教育理念:突出应用导向

每个学校由于其不同的服务定位、价值取向和历史传统,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各有不同。山东政法学院定位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在法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突出应用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工作。2017年,学校按照学分制改革要求,严格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对培养方案进行了科学设计和整体规划,根据学生发展趋向和未来职业需求,加大民法类课程比重,压缩三国法课程课时,增加实践实训课程,开设科研向教学转化的小学分课程,增设职业培养课程,延长学生见习时间等等。

二是改进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改变先理论后实践的单一课程安排方式,而采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交替方式安排课程,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将实践教学环节融入到理论课程中的方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课程考核上,改变单一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最终成绩的考核方式,而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三是强化职业考试帮扶。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前提,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培养从事法律职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实现法学教育与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的有机结合。学校利用自身双师型教师众多的优势,同时借助社会办学力量,成立了司法考试教研培训中心,负责组织教师为学生进行司法考试有关问题的研究和辅导,实现了法学教育和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良性互动。

 

四是完善人才评价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公职人员考试等作为评价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了各类考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中的杠杆调节作用。每年学校都召开特色人才培养工作表彰大会,对在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公职人员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努力目标,保持和发扬学校乐学、勤学、真学、活学的学风。

 

(三)教育重点:突出实践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研究如何在高校与司法实务部门之间建立起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构建与法律职业成长相吻合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山东政法学院利用在山东省的区域优势,在全省各地市共建立法学实践教学基地223个,基本实现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全覆盖。以校内法学教学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搭建了优质司法资源共享平台、专兼互补的师资队伍平台、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平台和校内校外协同育人平台,创建了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

一是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法院审判卷宗向高校开放,学校以法院审判卷宗为基本素材,组织编写法学教学自编案例,建设覆盖民事类、刑事类、行政类等主要部门法的法学自编案例库,把海量的司法卷宗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用于日常的法学实践教学。通过法院现场开庭,学校将法院的现场开庭活动转化为学生的庭审观摩教学活动。通过法院庭审活动在高校同步直播,彻底突破学校与实务部门的距离障碍,有效地整合地方法院的优质司法资源,为学生了解审判程序、感知审判制度提供了最直观的途径。

二是建立专兼互补的师资队伍平台。首先是优化校内专职实践教学队伍,通过建立民事实训教研室等实践教学教研室、实施《山东政法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加大实验实训课程工作量系数等手段,进一步加强校内专职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其次是用好半专职的实践教学队伍,这部分实践教学队伍源自于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开展的双千人计划,学校根据实务专家的从业经历和业务专长,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组织实务专家更加广泛地参与学校实践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实务专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三是规范兼职的实践教学队伍,近年来,学校聘任的法学实践教学兼职教师中,已有60余名通过指导模拟法庭竞赛、进校现场开庭以及做客大法官讲坛、大检察官讲坛、大律师讲坛、证据鉴识大讲坛等形式直接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今后,学校将根据兼职教师的业务专长和时间安排,继续拓展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渠道。

三是建立实验、实训、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学校以法律职业成长的基本规律为主线,设置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块,建立了实验、实训、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通过证据实验、基础环节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法务基本技能;然后通过三大诉讼法和实体法的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的能力;最后通过法律诊所、法律援助实务等法务实践训练,来培养学生办理专项委托、参与案件代理的实战能力。

四是建立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学校和实务部门成立的实务性研究机构、中心,使其承担一定的人才培养功能,进一步完善既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服务于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通过创办大法官讲坛”“大检察官讲坛”“大律师讲坛”“证据鉴识大讲坛等实务大讲坛,为学生了解法律实务专家的成长历程、分享专家的职业技能、把握法律实务中的热点问题,提供了窗口和途径。通过举办高度仿真的模拟法庭竞赛,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更好对接,以此来检验法学教育的成果,探寻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通过探索协同指导实习实践模式,构建校外实习见习与校内实验实训的良性互动机制,特别是实习见习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施双导师制,确保把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通过具体的实习见习活动,落到实处。

 

(四)教育过程:突出教学改革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分类培养、分流培养、复合培养、联合培养(校企联合、跨校联合)等机制。

一是分类培养。根据教育部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要求设计,依托山东省法学三三三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项目,组建鼎山学堂法学实验班,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法学实验班师资力量雄厚,实行导师和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单独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培养过程的三强三多三结合,即表达能力强、实务能力强、综合能力强;双师教师多、讨论课程多、实践经历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就业目标相结合2013年招生以来,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鼎山学堂学生200余人,研究生、公务员、国家司法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远高于非法学实验班。

二是分流培养。根据学校法学专业学生规模庞大的特点和律师、检察官、法官等职业特征,在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相对独立的专业模块,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相应模块,进行集中深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某一特定方向的法学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提升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是复合培养。为兼顾学科专业的共性需求与社会实际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设置法学专业、经济学专业等双学位班,一方面鼓励非法学专业学生修读法学专业,培养法律+经济、法律+新闻、法律+英语等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鼓励法学专业学生结合人才培养需求,积极选读经济学、新闻学、管理学等专业双学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个性发展,培养一专多能、具备多学科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自开设双学位以来,学校共毕业具有法学背景的各类复合型人才400余人。

 

四是联合培养。依托立格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和区域高校联盟等平台,加强与联盟高校交流学习,学习联盟高校在法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取联盟高校的支持和对口帮扶,探索建立教师培训、挂职锻炼、学生交流等合作机制;加强与公检法司等行业机构的合作,通过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和开发课程,聘请司法实务部门人员承担各层次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见习和学生实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工作,实现法学人才培养和行业岗位需求有机对接;积极开拓和发展法学专业对外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色,探讨建立“2+2”双本模式、“2+2”硕士双学位和短期交流项目;积极配合山东省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探索与法院检察院联合开展助理法官、助理检察官和书记员人才培养。

 

四、德法交融

 A型法治人才培养重要的是需要德法交融,通过各种措施,设计各种活动,确保一头连着,一头连着,使学生既能立德也能立法,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促进德法融合,需要强化四个育人载体。

(一)润物无声:文化育人

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无形中实现内化、融合、升华和超越,从而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里。学校按照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和精神文化统筹谋划、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加强文化山政建设,以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

 

一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学校建设法治广场、人权广场和红色广场,设置法治之光雕塑,打造法律名人墙,教学楼内营造以法律箴言为核心的微观文化环境,发挥表层物质文化的表征功能。

 

二是加强行为文化建设。营造行为得体、阳光自信、关爱学生的教师文化,渲染师生平等、相互合作、热烈互动的课堂文化,凝练自我管理、团队合作、富于创造的社团文化,形成整洁温馨、关系和谐、相互帮助的宿舍文化,发挥基层行为文化的实践功能。

 

三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实施法治山政发展战略。日常制度和活动突出强调依法治校、按章办事、规范运转、公平公正,法治文化日益彰显,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发挥中层制度文化的规范作用。

 

四是加强学术文化建设。激励教师潜心学术深入钻研,鼓励教师吸纳学生参与科研,要求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对学术不端行为一票否决。进一步加大对学生作弊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发挥深层学术文化的内化作用。

 

五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弘扬博学笃行刚健中正的校训精神、实事求是的校风、学在前沿,大爱施教的教风、乐学、勤学、真学、活学的学风和爱岗敬业,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发挥高层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以系列阅读推广创新活动为载体,打造经典相伴,人文彰显-——校长推荐阅读书目活动”“刻苦读书,研讨法学——读者俱乐部法学沙龙活动”“文化书香,多元开放——志愿者联盟活动”“桃李满园,名师风范——印象名师在身边活动等十个书香校园特色文化品牌,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

 

(二)靛青工程:项目育人

发挥共青团在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生力军作用,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引领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学生德法兼修

一是实施青马工程,奠定坚实思想基础。着力打造扬帆团校这一团学干部培养和教育的龙头工程,每期团校培训内容都精心策划设计,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实施“1+10”计划,要求每个扬帆团校骨干学员带动10个普通团员,从而紧密地把学生凝聚和团结在党的周围,培养了一批批对党忠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校申报的《扬帆团校扬帆起航——山东政法学院扬帆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入选省委高校工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

二是实施靛青工程,丰富第二课堂活动。靛青工程坚持立德树人,按照思想引领举旗帜、文明修身强素质、全面发展长才干的要求,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品牌特色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等, 将先进价值观、道德理念和优秀习惯规范融入学生生活学习中。靛青工程将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化、项目化,年均活动项目精选300余个,年度参与25000余人次。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加强思想引领,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长成才。靛青工程” 2014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打造高校学生第二成绩单创新试点项目。

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第二课堂质量。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体系“6+1”培养模式,规范第二课堂活动,提高第二课堂质量。“6+1” 6项必选模块和1项自选模块,其中思想引领模块作为首要模块,而且学分占比最大,同时加大学生参与专业性学生社团的要求,从源头上、制度上保证了学生政治引领和法律训练的实施和效果。

 

(三)爱生学工:服务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这要求我们要将学生管理与服务的文章做好,通过严格管理和热情服务来培养A型法治人才。

 

一是加强学生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学校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特别是对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考核,设定了由思想品德基本分、思想品德奖励分、思想品德素质扣分构成的评价体系,由班级测评小组评议打分,同时在学生奖助学金评定、先优评选、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等工作中,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以此来规范学生行为,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正确导向和目标。

 

二是突出学生服务,建设和谐山政。开通“9958”爱生服务热线,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开展学生日常服务。加强学生学习指导,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构建“133”资助体系,服务经济困难学生。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服务学生中真正做到以理解之心尊重学生,以宽容之心关爱学生,以真诚之心引导学生,以热忱之心服务学生,使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感受到爱、理解了爱、传递着爱,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三是搭建学工平台,助力学生成长。实施爱生学工品牌项目,以主题教育领航行动、榜样山政伴你行等精品活动为载体,把法律教育、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融为一体,把法治信仰、法治精神的培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形成有机结合,做到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学生德法兼修、全面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四)服务社会:实践育人

学生只有多多接触社会,多多服务社会,才能在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对国情的认识,感受社会跳动的脉搏,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同时了解个人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在实践中升华思想,提高才干。

 

一是完善学生社会实践。为更好发挥社会实践作用,需要实现几个转变:一是参与学生由精英群体向普通学生的转变,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学分要求,推动社会实践的大众化。二是实践安排由一次性向阶段性转变,改变原有的一个主题一盘棋的一次性实践安排,根据学生学习进程,开展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社会实践。三是实践内容由一般化向项目化转变,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民生问题出发,选取重点项目开展研究,提供服务。学校重点支持社会实践的课题调研。

 

二是吸纳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山东政法学院与省人大常委会合作建立山东省地方立法研究基地,与省委政法委合作建立社会稳定研究中心,与省法院合作建立司法研究院,与济南市检察院合作建立司法会计研究所,积极承接各方面的研究课题,组织安排学生参与这些课题的研究,不断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是推动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利用学校司法鉴定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诊所等平台,推动学生参与到社区普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中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直接面对当事人,了解当事人所面临的法律难题和困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综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公益服务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

 

综上所述,山东政法学院将系统推进四个合一夯实德育内涵,注重四个突出提高法育质量,强化四个育人载体进一步促进德法融合,努力培养“A”型高素质法治人才。

 

分享到:0
上一条: 吕东锋: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国内近十年(2006—2016)研究综述 2018/6/11
下一条: 刘晓红:立德树人为本 德法兼修为要 ——以上海政法学院探索法治人才培养为例 2018/5/22

主办单位:浙江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电话:0571-28008176 邮编:310018
Copyright 2011-2013 www.zjlegaleducation.org.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览坤科技 网站管理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